当前位置  >   首页  >   产品  >  正文

布匹回收后如何分拣分类?

周海平    2025-11-11 03:27:44    25次浏览

布匹回收后的分拣分类是决定回收效率与再利用价值的关键环节,需建立标准化流程,按 “材质区分→品相筛选→用途归类” 的顺序操作,避免混料导致后续处理困难,具体步骤如下:

步是材质区分,核心是准确识别布匹的纤维成分,常见方法包括燃烧法、手感目测法、化学溶解法(针对复杂材质)。燃烧法适用于简单材质:纯棉布燃烧时无异味,灰烬呈灰白色粉末状;涤纶布燃烧时会收缩熔化,产生黑色浓烟与刺激性气味,灰烬呈硬球状;锦纶布燃烧时熔化速度快,灰烬为浅褐色硬球,可碾碎。手感目测法辅助判断:纯棉布手感柔软、有自然光泽,褶皱后恢复较慢;针织布弹性好、手感蓬松;梭织布质地紧密、纹路清晰。对于混合材质(如棉涤混纺布),需通过专业设备检测纤维含量,确保分类准确,例如某回收布匹经检测含棉 60%、涤纶 40%,则需归入 “棉涤混纺” 类别,避免与纯材质布匹混淆。

第二步是品相筛选,按布匹的完好程度、污染情况划分等级,通常分为 “优质品”“待处理品”“淘汰品” 三级。优质品指无污渍、无破损、无异味,且形态完整(如整匹布、大块边角料)的布匹,这类布匹可直接进入二次生产,如整卷库存布、无瑕疵的服装边角料,无需额外处理;待处理品指存在轻微污渍(如局部灰尘、浅淡污渍)、轻微破损(如小面积裂口、边缘毛边)的布匹,需经过清洗、修补后再利用,例如带有局部灰尘的旧床单、边缘毛边的面料边角料,清洗后可破碎成纤维;淘汰品指存在严重污渍(如油渍、颜料污染)、大面积破损(如破洞、撕裂)、霉变、虫蛀的布匹,这类布匹处理成本过高,且可能存在污染风险,通常按环保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(如焚烧发电、降解),不进入再加工环节。

第三步是用途归类,根据材质特性与品相等级,确定每类布匹的后续用途,确保 “物尽其用”。优质纯棉布、棉涤混纺布可用于再生纺纱,破碎成纤维后重新纺纱织布;优质涤纶布、锦纶布可熔融再生,制成塑料颗粒或再生纤维;待处理品中的旧衣物面料,清洗后可加工成布艺玩具、收纳盒、抹布等低要求产品;小块优质边角料可拼接成布艺装饰画、杯垫等手工制品;而工业用过滤布、帐篷布等特殊材质布匹,若材质为涤纶,可破碎后用于制作土工布、防水卷材等。

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420312848